Translate

My Plurk

訪客統計

free counters

請問您贊同台灣每周一全國統一吃素?

快來追我

聖訓妙樂

訪客閱讀須知

請按下標題即可連結至該文章轉載之出處。感謝您!

顯示具有 人際心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際心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他要東西,你卻賣他南北

1111人力銀行職涯顧問 吳建宏 2006.6.10

當你感冒而去西藥房買藥,算過感冒藥有多少種品牌嗎?是否多的難以選擇?那你會相信店員推薦的嗎?你認為他會是真心為你著想嗎?還是自私只想著出清「庫存貨」?或是毛利高的優先推銷?

【你的策略,決定你的行動】
如果太有良心的生意人,「不好意思」推銷即將失效的商品,那他賣不完的庫存貨怎麼辦?退回上游嗎?通常這時候上游就會宣布「不要退了,我降一些佣金吧?」看在高毛利誘惑下,絕大部分的店家一定會「全力」推銷掉!

顧客受到廣告誘惑上門「指定品牌」,意志不夠堅定的話,或是遇到「強勢推銷員」,通常還是屈服於「被推薦」,可是我再問一次,店家與你非親非故,你認為他會是真心為你著想嗎?

「銷售」如同一台自動販賣機,只是「你賣他需要的」;高層次的銷售稱為「行銷」,則是「你賣他不是原先想要的」,或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的」。

去餐廳不一定要吃飯,因為顧客是為了談事情,為何餐廳就不能像漫畫店一樣「計時出租,送飲料餐點」?

【借力使力,四兩撥千斤】
在產物保險公司擔任業務主任的小張,他每遇到顧客在猶疑成交邊緣時,就找我出馬幫他「推一把」,他先送顧客一本我的著作,然後說:「這是我老師,他很厲害,你公司若有管理問題,我找他來跟你聊聊。」

我根本不是保險專家,又不是推銷員,那我能去幹麼?我只是去「哈拉」建立交情嗎?不是的,我是以「管理專家」立場去「切磋」經營問題,談了幾下子,若是對企管理念有興趣或有點素養的老闆,通常會「入迷」,而且雙方還能「一見如故」,到這時候也「什麼都好說了」。

我常常說一句名言「顧客能跟你買東西,往往是因為他對你的信任,若他買了他不需要的東西,則是他對你的敬重。」

【抓住顧客的心,等於抓住他的口袋】
顧客想吃西瓜,你是賣西瓜的,你能賣給他,這不稀奇吧?若他沒跟你買,這才叫希奇呢!若是你能賣給他東瓜,那此乃「行銷學」的最高境界!

很多顧客都是「猶疑型」,也可能他是外行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認為自己「有錢是大爺」,所以裝著一付「很懂的樣子」,其實你絕不要「拆穿」他,不然他也不會跟你買,做生意不要跟顧客「爭面子、比內行」,好嗎?

有一位客人去一家日本料理店,他坐在料理桌旁跟切生魚片的廚師吹噓:「我在日本住過好幾年,吃起生魚片我可能比你還內行。」這位廚師一聽覺得有傷自尊,就說:「阿伯,吃得多不見得吃得內行。」兩人一來一往就吵了起來,這是真實的故事,請問是「誰錯了」?

真正的高手,會把阿伯誇得「眉飛眼笑」,然後讓他「把尾巴翹的高高的」,不斷的「點吃」,也不斷的帶「朋友」來,因為來這裡,他的朋友可以見識「你對他的尊敬」。



道不同,就不相為謀



1111人力銀行職涯顧問 吳建宏2006.6.16

「老闆,我們公司經營得好好的,為何還要花錢請顧問?」在主管會議上,一位幹部當著我的面大膽發問;我看底下一群人的表情,就知道這是大家的心聲,哈哈!就怕你不問而放在內心納悶,這問題我可聽多了,讓我來反問一句:「你的公司想要跟別人不一樣嗎?」如果想的話,那就得要請顧問。

【道理人人都會想,就是不會做】
多年前我輔導一家設計公司,這家公司的設計師流動率很高,因為設計師具有的「主觀特質」造成他們喜歡「我行我素」,所以別人管不住他,當然設計師一旦自立門戶,也都以「個人工作室」為主。

既然要出走創業,為何不在公司內部創業呢?其實說穿了,不就是設計師跟老闆的「合作關係」改變一下「遊戲規則」?如果原來的設計師都用「個人工作室」來經營,這跟出去創業有何不同?況且在「集中管理」下,成本控制與資源運用都能更有效能。

這道理相信老闆也懂,很多設計師都想過,不過誰來提?誰來做?就是因為不會,也沒人主導,所以就各走各路,甚至造成「自相殘殺」,豈不遺憾乎?

【你是藝術家?還是管理家?】
設計師最難的就是「做業務」,包括從設計師創業當了老闆,通常都不太會管理公司,因為設計師具有的藝術家「感性」,跟企業經營者的「理性」是有衝突的,所以設計公司鮮有大規模而且企業化的,問題可能就是出在「設計師不適合當老闆」。

設計師不能只顧著把設計圖畫好,你還要去說服客戶接受你的創意,這需要柔軟的溝通手法,雖然設計師都很「固執」,但是在跟客戶溝通時,你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主觀」,不然可能會得罪客戶,趕走財神爺。

我常常跟藝術家在一起共事,發現他們都具有感性、率性的「豪邁」,甚至有的很怪氣,但是既然要「考量商業效益」,則要「保持理性」。

【同樣一件事,怎麼做會更有效益?】
誰說「工程」不是業務單位?在一棟大樓內施工的小陳,挨家挨戶去對住戶送上水果,並且告知鄰居「施工進度表」,提醒住戶在「敲打噪音時間」可以外出「躲避」,這一個問候,居然讓小陳接了不少修繕訂單,還有一些預約估價客戶。

誰說裝潢設計公司一定要刊登廣告?如果每一個「作品」都成了活廣告,那麼「一傳十,十傳百」,相信生意會接不完;誰說生意一定要等著客戶上門?你為何不能主動去告知「潛在客戶」,提醒他是否需要改裝?

我經常私下跟很多老闆「建議」一些創意,有的聽後「無動於衷」,有的「不以為然」,有的「驚為好點子」,為何每個人的「感觸」不同?

聽不懂的,你怎麼再講都沒有用的,這跟「經驗」與「個性」有關之外,還可以解釋為「志不同、道不合」,既然如此,那就「不相為謀」。

100萬買不到的社會生存課

Blogger: Terry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0 回饋

100萬買不到的社會生存課

 

作者:鄔洪博

出版社:菁品文化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08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定價:200 優惠價:79158

優惠期限:2006 年 12 月 22 日止

 

生存之道
生活哲理
1.分清主次才能不做蠢事
2.沉迷想像只能害人害己
3.掌握分寸才能萬事皆通
4.靈活施變才能遊刃有餘
5.生活技能並非與生俱來
6.人的飛升在於內在品質
7.自以為是只能貽笑大方
8.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
9.防患未然更勝事後治亂
10.智者善於挖掘自身潛力
11.欲望太大往往一無所得
12.你的身體就是一筆財富
13.物體的價值由你來衡量
14.承擔責任就是締造生活
15.其實我們生活得很幸福
16.激發潛能便會超越一切
17.無壓力的賽跑永遠會輸


求真務實
18.絕妙的計策在於執行
19.生搬硬套只能大相徑庭
20.揠苗助長只能顆粒無收
21.適時而變才能馬到成功
22.詭辯並不能改變事實
23.盲目好古只能貽笑大方
24.畫蛇添足只會弄巧成拙
25.思想停滯只能貽誤時機
26.不學無術就難以立足
27.偏離航向只能越走越遠
28.認真勞作才能衣食無憂
29.閉目塞聽只能自欺欺人
30.思想狹隘只能遭受挫折
31.誇大其詞總會露出馬腳
32.積極向上才能開拓新天地
33.虛榮做作只能一事無成
34.看清物件才能有的放矢
35.誇誇其談經不起反復推敲


生存技能

36.虛有其表容易漏洞百出
37.拒絕誘惑才不會引火上身
38.辨別善惡才能和諧生活
39.及早根治才能剷除禍患
40.環境安逸容易使人墮落
41.善於反省才會解決問題
42.常備不懈才能固若金湯
43.脫離實際只會毫無意義
44.迂腐客套只能延誤時機
45.合理安排才能最大優化
46.二者兼備才能疏而不漏
47.太過專注容易遭受偷襲
48.冷靜沈著才能隨機應變
49.深入分析才能正確判斷
50.經驗教訓比理論更深刻
51.心態良好才能路路暢通
52.有壓力才有超水準的發揮
53.掌握技能是應用的前提
54.過於放縱等於扼殺自己  

拿捏有分寸,進退不失據


吳建宏2006.5.19

張課長對上司處理下一季促銷的方案有所不滿,到處找同事發牢騷,這件事傳到上司耳裡時,公司氣氛早已弄得烏煙瘴氣。真奇怪乎?張課長你這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製造問題?

小事變大,因為知道的人太多了

沒有一人敢說「自己是對,而別人是錯」,所以張課長你有意見,當然很好,代表你是有思想的人,可是你有意見應該找上級溝通,怎麼去找一些沒權沒責的人發牢騷?那些人聽你講這些,能幹嘛?你要他們幫你出口氣嗎?還是浪費他們的「辦正事」時間?

同樣的情形也常發生在夫妻之間,有時候老婆對先生的行為有意見,往往不敢直言溝通,卻私底下到處找人吐苦水、發牢騷,結果本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因為「加油添醋」,而變成「大代誌」!

人與人之間一定難免會有「衝突」,這是「角度」問題,不是「對錯」問題,所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這些真的很傷感情。

大事化小,因為講好聽話

我每次跟人家意見不同,我總是會說:「對不起,我想表達一下我的淺見,當然不一定是對的。」背後批評某人時,我也會先誇獎對方的好,然後再說:「其實我們個性不同,所以看法不同,並不是我說你錯。」

用這樣子講話,已經可以把對別人的傷害降到最低,就算話傳到別人耳中,我也無愧於天地,因為我沒有損人。

最近我常常看到一些亂七八糟的人或事情,我會很痛心,但是我也會說:「誰能無錯?不要打落水狗好嗎?用寬容一點的心來看待好嗎?」因為,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年輕時候也常常犯錯啊!」

真的遇到不好的「人或事」,千萬不要罵的很兇,罵的好像自己是聖人,其實你也會犯錯,包括你的家人,你的小孩。

誠實就是最好的答案

最近「台開案」真的鬧的夠大了,很多當事人都是大人物,上電視還大言不慚公然說謊,結果把事情越鬧越大,讓媒體追的更緊,眞的是「火沒滅掉,反而搧風加油」,這不就是示範一堂最難修的「社會學」?

這些身分顯要的大人物自稱在餐廳「只是聊家常」,你相信嗎?不要說小人物時間寶貴,我看這些高官絕對「行程排滿滿」,怎會「閒閒吃飽沒代誌」?

賺了幾百幾千萬,還說:「又沒賺多少!」真的讓升斗小民越聽越氣!唉!我知道了,每個人對「幾百萬」的價值大小認知不同啦!

每當「偷雞摸狗」被抓到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認錯」!期望「自首減刑」,不然就躲起來「什麼話都不要說」,這就是最厲害的「社會學」。

要是想要「瞎掰」來蒙混過關,那真的是「門縫底下看人」,你把我們都當成「扁蛋」啊!

熱門文章

.

.

千里尋寶

開卷有益

道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