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為了喚醒危機意識似的,昨天全台再度感受到「地牛翻身」的震動。發生於花蓮外海,規模六點八的地震,幸好沒有造成太大傷害,不過,今年以來最強的地震,仍然在一年行將終了的前夕,提醒了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危機的存在! 很多人記憶猶新,今年是九二一地震十周年,那場十年前地震對台灣造成兩千多條人命的傷亡。即便今年,規模六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之多。大自然發威,常常比人類所能想像的還要巨大,現代人常以「人定勝天」自豪,但稍一輕忽,便要付出慘痛代價。二次大戰,美國為了提前結束太平洋戰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震驚世人。但昨天於花蓮外海的地震,其釋放的能量,竟相當八顆原子彈!人類豈能輕忽大自然發威的後果。 台灣雖稱寶島,但若以大自然施予的考驗來看,天災如同宿命。颱風威脅不斷,今年的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時間之巧合,令人憶起五十年前的八七水災。至於地震,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令人餘悸猶存。颱風太多,可能使水患成災;但相反地,颱風帶來的雨量若不符預期,或雨下在不對的區域,則台灣依然會面臨另一種災難:嚴重缺水。走過八八風災的南台灣,數月前才水患成災,目前卻陷入缺水的壓力,迫使馬英九總統召開專案會議,把應付缺水問題提高到國安層次。 這些今年之內發生的大自然議題,哪一項不是台灣與生俱來的宿命?如果,朝野年復一年地欠缺縝密思慮,疏於全盤國土規畫,那台灣就可能繼續在大自然的發威下,把更殘缺的地貌留給子孫。 認清台灣的自然與地理命運,是首要之務。政府必須把這樣的教材放進學校教科書裡,讓台灣人世代知曉我們所居島嶼的天生條件,也讓每個人養成防災、避患的意識。這一點,日本人做得非常專業,值得借鏡。地震教育如此,水資源的珍惜亦如此,減碳的重要性更不在話下,必須使環教育扎根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裡!
訪客閱讀須知
請按下標題即可連結至該文章轉載之出處。感謝您!
2009.12.20 02:00 pm
熱門文章
-
2009/09/04藍采和大仙--見道成道/修道修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和光同塵 ※ 藍采和大仙 慈語節錄: ◎ 為什麼鬼會是鬼?為什麼?就是因為「執著」。鬼是執著非常深的眾生。 當你執著非常深的時候,你就是一個鬼。 ◎ 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沒...
-
趙雲 字 子龍 ,為三國時代家喻戶曉的豪傑人物,英姿煥邁,義勇過人,追隨蜀漢 劉備 為興漢室而百戰沙場,與 關雲長 、 張翼德 、 黃忠 、 馬超 ,並稱「五虎將」;當年雖功業彪炳,可惜未能遇得天道普傳,只能氣天封仙,迄今已一千七百年矣!茫茫天機深不可測,而浩浩 帝恩憫慈有...
-
Dec 07 2013 面對淫欲 分享: 面對淫欲 經常有乾道在網路上問後學關於淫欲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修道人都必須面對必須思考卻很難啟齒的問題,尤其道場還有許多年輕清修的乾道。 ( 坤道天生重情不重慾,所以即使清修,也不會...
-
編譯中心綜合28日電 April 29, 2011 06:00 AM | 3943 次 | 0 | 4 | | 恐怖龍捲風襲擊美國中南部多州,造成近300人死亡。圖為28日幾位市民將可用物品從殘破的家園裡搬出。美聯社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統計,27日...
-
守護地球 從「嘴」開始 工商時報 2010-01-26 【戚文芬】 在西方國家早已將心血管、癌症、糖尿病等視為飲食生活習慣不良等疾病時,能減少血中膽固醇值、減少血中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壓值等問題,全新的Vegan素食飲食觀,無疑是當今最好...
-
躲避地獄門的方法 / 認錯懺悔 活佛恩師慈訓 活佛恩師慈訓〜這輩子就要修圓滿 躲避地獄門的方法!認錯 你們辦道、修道,都要有一個心!我要為上天。 你只要一刻不相信上天,你就不是人,你就是禽獸。 為什麼為師這麼說,因為你不相信天的恩、地的德, 你們就無法知道上天給...
-
http://www.wretch.cc/blog/e120889815/13640347 仙陀醫院仙長-秦越人(扁鵲)慈語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甲戌國曆 五月廿二日 ﹝農曆 四月十二日 ﹞ 吾 乃 仙陀醫院仙長 扁鵲是也 恭 領 � 命 降臨聖軒 已參叩 ...
-
1˙師母慈悲: 一個人要聽聞佛法,不是那麼容易的,是累劫所種的善因,方能遇到。各位修道這麼久了,為啥來佛堂?為啥來參加研究班,是為了熱鬧?還是希望有所收穫?對自己的修持有所幫助?我們必須了解:道的尊貴,今天我們是求道了(先得),但是沒有修(後修),我們真正去修行了嗎? 2˙老師慈...
-
990116崇德大樓學界法會-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己丑 十二月初二 日 台北 崇德佛院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人生難關逆來順受 心境困惑無處可躲 情緒左右痛苦隨後 迷失真...
-
http://blog.yam.com/leide/ article/23700932 西元二 00 九年八月廿一 ~ 廿三日發一長聖道場宜蘭 群聖宮 三天法會仙佛借竅慈訓 欲滌塵垢法雨淨濯 欲卸枷鎖解開執著 欲除煩憂豁達灑脫 欲免業纏不造因果 欲享自在心靈平和 欲得快樂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