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相承
關於孔子是素食者的另一個證據是,孔子要求其入門弟子齋戒之後才能給予傳道。《南華真經》中有:
顏淵問道於孔子。孔子曰:汝齋戒,吾將告汝。顏淵曰:回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意思是說,顏淵向孔子拜師求道,孔子則要求他先齋戒,顏淵回答說他很窮,已經很久都沒有喝酒或吃肉了。孔子則進一步要求顏淵要「心齋」,意即淨化心靈。由此可見,孔子向弟子傳道時,也遵循道教的規矩而要求弟子持戒。這也進一步證明了,真正的儒家和道家是一脈相承的。
有人認為,「齋戒」是「祭祀」之齋,非終生吃素的意思。對於一般的弟子來說,也許如此,但是,對於入門弟子,則未必。在《孟子.離婁》中有:
孟子曰:「……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意思是說,即使是很壞的人,只要能齋戒並沐浴,則也可以禮拜上帝。可見齋戒是很好的行為規范,甚至可以說能洗刷罪惡。那麼對於要修行求道的人,這麼好,這麼有用的行為規范,為什麼只持守一時而非終生呢?在《孟子.梁惠王篇》中還有: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
如果明明知道肉食殘忍,卻只是持守一時的齋戒,而非終生素食,難道這些聖人都是一些虛情假意之徒嗎!
因此,終生齋戒肯定是孔子對入門弟子的基本要求,至於其它一般的學生,則自便。而且,孔子不可能只要求弟子持戒,而自己不持戒。所以,孔子一定是素食者。
盡信書不如無書
既然孔子及其入門弟子們都是素食者,那麼為什麼在很多儒家的經典中有很多矛盾的記載呢?例如有記載說:「(孔子)魚餒而肉敗,不食」(《論語.鄉黨》),意思是說,腐爛變質的魚或肉孔子是不吃的。
其實,在古書中經常會有相互矛盾的記載。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古人傳抄的失誤或篡改。要知道,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們生活的年代裡,書都是用與現代文字有很大差別的古文字抄寫在竹片或木片[[考古學家們稱之簡牘。—作者注]]上的,書的流傳則完全依靠人工抄寫。很多儒家經典(包括《論語》)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由弟子們編纂的,並靠手工抄寫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其中,孔子弟子們記憶上的誤差已經在所難免,加之各派弟子也會各有不同主張。一些學者認為,孔子之後,其弟子們主要分化為「八派」。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不過七十二,而孔子晚年才得道,未得道的人是不能傳道的,所以在這三千弟子之中,真正象顏淵那樣接受孔子傳道而成為入門弟子的可能並不多,大部分都是一般的學生。至於有些學生可能並沒有跟隨孔子多少時間,但在孔子去世後,也假借孔子之名而「著書立說」的,肯定也大有人在。所以,現世流傳的儒家經典是否都是由入門弟子所編還是個問題(這也是最可疑的一點)。另外,經典在後世流傳的過程中,有時候,抄寫的人是由收藏者雇來的一些書法較好的人,抄錯字的事時有發生。有時候,抄寫的人就是藏書者自己,大概是出於對文中思想的「崇敬」,經常對原作進行任意發揮。更有甚者,一些人竟然偽造古人經典。例如,《孔子家語》就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由後人偽造的,其原型可能是1973年才出土的《儒家者言》。因此,對於古人的經典,今人需甄別清楚,當信則信,不當信則不信。近年來,由於一些考古上的重大發現,一些經典古籍的「不同版本」相繼問世,它們與現世流傳的一些「經典」有很多區別,人們正開始重新解釋儒家經典中一些所謂的「消極」思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更多的考古發現,「孔孟之道」終將還其本來面目。
如果孔子說過「不吃腐爛變質的魚或肉」這句話,那麼有可能是對那些吃肉的人說的。孔子曾當過官,接觸過很多老百姓,不會每逢肉食者便勸其吃素,當看到別人(因肉食很貴而不舍得扔掉)吃已經變質的肉時,自然會勸其不要吃,此乃人之常情,並非是鼓勵人家吃肉。不了解的人可能會因此而誤認為孔子不是素食者。
您好,我來自發一崇德吉隆坡道場,這個資料很好,請問是我們道親整理的嗎?資料的原本出處我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