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鬼會是鬼?為什麼?就是因為「執著」。鬼是執著非常深的眾生。 當你執著非常深的時候,你就是一個鬼。 ◎ 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沒有「執著」, 沒有「愛見」!連菩薩也會起「愛見」, 譬如說,做久了,會累,還會計較、執著, 這個就叫「愛見」。起這個「愛見」之心, 只會讓你們的功利減半;當你起疲累之心時, 就會讓你退轉,因「執著」而有「愛見」, 因「愛見」而生「退轉」。 ◎ 你種了「愛見」的根,你生生世世終究要修持才能去除,只有消除「愛見」 你才能成就生生世世永不退轉, 也才能有正知正見及佛見,而「愛見」的根, 本來自「我」!當你漸漸地落入「人我」 「愛見」之中時,久而久之,就成為你「退轉」的因。 ◎ 何謂天時緊急?就是「你錯過了,就沒有了。」 ……小仙要成道前,也是歷經種 種波折、考驗。而一一關關過時, 不起一絲ㄧ毫「厭煩心」,不起一絲ㄧ毫 「退轉心」。 ◎ 所謂「當下的功夫」,就在「守玄」! 只要放下思慮,就不會起了執著愛見。 ◎ 人在勇猛精進時,很容易「發錯心」,因有了「目的」,因目的參雜了「愛見」,所以會疲累,若你不放下, 你就是被自己匡限住了! ◎ 為什麼說「老實修行」?老實的人就是笨, 所以他才能夠修道,就是因為「笨」, 他才「始終如一」,你愈與別人不同, 愈容易受自己的「愛障」,如何受到自己的障礙? 就是你會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 ◎ 修道修到最高的境界是什麼?生命最高的境界, 行出來的,就是「和光同塵」。 不會有「我救眾生」的想法與使命感, 而是一心想「成就眾生」,心全然在 眾生身上,「成就眾生」與「去救眾生」 這兩種心是不同的,所以和光同塵才是真工夫。 把心放在「成就眾生」,回到眾生身上才是真諦! 現在若落於「相外」追求,眼前看似好,長久看來, 如「風中之燭」危在其中矣! ◎ 「追求」與「本分」有何不同? 譬如:讀書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對不對? 這是一輩子都學不完的……什麼場合要說什麼樣的話, 如何掌控自己的心念,儒家藉外在的規矩、 禮儀去收攝你的心念;「做好一個人」和 「做一個好人」是不一樣的,要「做好一個人」 是要花一輩子的。 ◎ 一般人把讀書當成是追求「名利」的工具, 我們當明白,讀書是為了使人類全體的生活更好, 是為了「濟世」是為了「救人」! ◎ 所謂好老師,是因為他在你生命中起了好的作用, 是他教你「做人」,這才是學以致用。 ◎ 許多時候,你們看到別人樣子, 其實就是你們自己的樣子。他要解決的, 也是你要解決的,對於眾生我們沒有幫助只是成就, 要讓他們找回他生命的「本質」 與「根源」,這就是修行。而你所散發出來的, 就會影響你身邊的人。當你改變了自己, 也會改變別人,好比一個人看到你, 就會息止了貪、嗔、癡的心念。 這就是磁場!不要忘記「見道成道」! 2009/09/04藍采和大仙--見道成道/修道修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和光同塵
※藍采和大仙慈語節錄:
論語31 顏淵 01 - 07
-
論語31 顏淵 01 - 07 十二之一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十二之二
6 天前
0 回饋